新闻中心 News 分类>>
ADV车型之我见:最适合国人的ADV从未出现探险车不该变成冒险车
ADV车型之我见:最适合国人的ADV从未出现探险车不该变成冒险车Adventure,翻译为冒险或探险;ADV车型指摩托车型里的探险车,当然也有些摩友称之为冒险车,不过冒险的含义是不顾危险的从事某种活动,潜台词是不理性的,所以准确的定义应当是探险而非冒险。
可是现在的ADV车主里有一大批是用户就是在冒险,尤其是女车主,可以说99%都是在冒险而完全不具备驾驶该车型进行探险的能力;贯穿其用车过程中的关键词几乎是危险,也非常的冒失,这种车型有些变味了。
ADV是两轮摩托车里最能拉的,三箱(双侧边箱和尾箱)是标配;轻量化做的差一些的ADV整备质量会在200-240公斤左右,轻量化水平高一些的车辆也得有180-200公斤,这是什么概念呢?一般成年男性的体重不过是70公斤左右,女性还要低一些,由此可见这些摩托车有多重。
车身重的缺点是难以驾驭,在非铺装道路之上驾驶的时候难免车身左摇右摆,此时每个修正车身姿态的动作都需要很大的力量;一旦倒车的话,即便掌握了技巧也不见得能扶得起来。同时车身重也会造成油耗高的缺点,摩托车所采用的发动机本就是销量较低的自然吸气机型,想要降低油耗就得进行轻量化,反之,这些车的燃油经济性也是比较差的。
不过ADV车型的售价普遍不低,新车门槛价总也要一万元左右,比如银钢和力帆品牌的车辆价格略低;剩余的凯越、赛科龙、升仕、恒舰、铃木、豪爵、钱江、春风、宝马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、贝纳利等品牌的ADV车型至少要两万元左右起,说句大白话吧,能买得起这些车型的车主都加得起油——可是你的脚够得着地吗?
这些车的座高至少在800毫米左右,偏公路设定的ADV最低也得780毫米,偏非铺装道路的ADV是可以达到900毫米左右。
绝大多数ADV车主都只能用前脚掌着地,有相当一部分的ADV车主只能单脚前脚掌着地,双脚只能脚尖着地甚至够不到地面。
驾驶一辆探险车去非铺装道路骑行的时候,如果双脚不能随时着地的话,轻越野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摔车;所以真实的ADV车型用户里怕是有成的车主都是无法去骑非铺装道路的,在脚够不着地的时候骑车本就很冒险,骑冒险车就是在作了。于是这种车型最终变成了公路旅行车,这样的ADV并不适合大多数国人使用。
这种车型不应该只在排量上进行标准区分,更应该在车身尺寸之上进行区分;汽车不论哪种车型都有不同的尺寸标准,比如轿车就有微型、小型、紧凑级、中型、中大型到大型,所以摩托车也应该设定出不同的尺寸。ADV应当有车身长度在1800毫米左右、座高在700毫米上下的小型车,兼容度最高的应当是车身长度2000毫米左右、座高在750毫米上下的中型车,当然也有必要为高个子准备好大型车。
关于ADV还有一种车型是值得探索的,这种车型应当是“ADV&ATV”的融合,也就是倒三轮式全地形车。
ATV指的是全地形车,一般为四轮驱动;但是摩托车没有四轮车型,所以所有的ATV都是不能上牌的,不能上牌也就不能进入公路行驶。不过三轮车则属于摩托车的车型范畴,正三轮是载货车,偏三轮是载客车,但是偏三轮的操控性太差,操控稳定性最高的应当是倒三轮。
ADV严格来说就是摩托车里的全地形车,可是在脚都够不着地的时候还谈什么全地形?湿滑路面不敢骑、冰雪路面不敢骑,这就是台公路车……反之,如果将ADV和三轮ATV进行融合,这样的车型则是真正的全地形摩托车,因为倒三轮车首先不会倒,不会倒也就不需要考虑座高的问题了,那么车辆的离地间隙也就可以足够高。
此类车型大可以保留后驱的设计,只要做好前后轴荷比和轻量化,单纯依靠后轮的越野脱困能力也不会差;中、高端车型可以设计为分时三驱,公路通勤依然用后驱,非铺装道路通过分动箱切换为全轮驱动,其越野上限不会比四轮全地形车低。
这样的三轮ADV车型适合绝大多数摩托车爱好者,也适合一部分残障人士使用,其市场潜力是很大的;可是现在几乎没有一家车企打造这样的三轮ADV,庞巴迪把公路操控性远不如两轮车的倒三轮打造成公路车,吉利集团的吉铭摩托倒是打造过两台有些ADV风格的倒三轮,只不过最大仅300cc的排量劝退了不少摩友。